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产品简介
妙鸭相机有APP端、微信小程序端、支付宝小程序端。官网介绍是这么说的:是一款在线生成专业质感大片的AI相机,拥有潮流、时尚、有趣、好玩的风格模板,让你方便快捷地拥有百变照片,掌握引爆朋友圈的流量密码,成为社交圈的时尚先锋。
slogan:妙鸭相机-AI帮你拍写真,更真、更像、更美
相关链接
- 对话妙鸭产品负责人:妙鸭爆红之后,不做玩具,做服务
- AI本质上不是渠道,而是工厂,工厂生产货品,如果第一天卖不到钱,以后也卖不到钱,这是为什么把商业化前置的原因。至于9.9元是经过了测算,用户也比较好理解。
- 看妙鸭相机的产品和商业模式,我是理解这句话的,但是代表我完全认同这句话
数据分析
QuestMobile上显示2023年9月妙鸭相机APP端相关数据:
- 9月日活10.21万人,月活104.95万人,日均新安装用户2.13万人
-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7.65分钟,人均单次使用时长0.86分钟,9月内平均每个用户使用2.92天
- 整体用户次日留存率32.87%,7日留存率23.24%;新增次日留存率23.88%,新增7日留存率5%
- 新增留存较差,活跃留存7 留和次留差异不大,说明有固定用户群
- 猜测是某类特征的固定用户,比如 已经花费9.9元制作了数字分身的用户
- 或者是某些有垂直细分需求的用户,maybe美女网红?
产品分析(截止2023年10月底)
产品功能概览
- 制作数字分身
- 首页 & 我的
- 制作写真
- 发型设计
- PDF版本
核心流程
感悟
- 所谓AI Native产品,是在大模型出现之前 这个产品是不成立的,因为有了大模型的存在,才出现了这种类型的产品。另外,也指出了AI Native产品的核心功能流程是由AI模型的生成模式 以及 参数所决定的。比如之所以需要有数字分身,是因为需要为每个人生成一个小的lora模型。
- 首先要制作数字分身,所有后续的流程都是基于数字分身。数字分身的制作过程中,需要先有一张正面照,再有 15-50 张照片,男性以及不经常自拍的人很难找到 15 张全是正面照的图片,这就过滤掉了很多人,但是如果图片低于 15 张,生成的数字分身效果就比较差,也不会留存这个用户。所以,15 张图看起来是一个必须付出的筛选成本。
- 制作写真,需要先选模板。每一套模板中有多个造型可以选择(造型 约等于 拍照姿势),也可以自己上传一张照片来指定造型。在每一个造型中,又会生成四张照片,四张照片的差异点在于服装和道具(妙鸭相机 对模型应该是有规范化的要求的?这里的要求,可能就是产品的差异点所在)。
- 四张照片可以重新生成,大概率是 使用同样的参数和prompt,重新生成一次结果,所以每次生成 都会和之前的不一样,因为存在随机性,也造就了可玩性。重新生成不需要重新付费
- 对于生成的每张照片,可以往“更像我”的方向去生成,应该是调整模型参数,让lora模型往数字分身的方向倾斜,生成四张同样造型和服装的照片,差异在于参数的不同,导致和数字模型相似度的不同
- 每一次生成的图片,都记录下来,重新生成,也不会对历史生成的结果做删除或者替换。
- 购买了一个模板之后,可以基于这个模板的多个造型,重复重新生成,甚至可以加入自己的造型和图片,重新生成,大大增加可玩性。
- 发型设计,最近新上的功能。女生在剪头发之前,可能想试试自己适不适合某个发型,再决定要不要剪或者染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,能扩展开SD的使用场景和思路。比如 淘宝试装等。
- 没有重新生成,应该是模型和模型的参数决定的,可能是当前只做了固定的造型参数,在生成的时候,也完全基于数字分身来生成,无需重新生成?
- 在生成了数字分身之后,后续的制作写真,可玩性还挺高的。有一个大胆的猜测,对于已经生成数字分身的用户,留存率应该是挺不错的,这样就可以跟上面的数据分析对上。
- 模型标准化:AI Native产品取决于模型的生成方式和参数。
- 妙鸭的模型和参数 是以四张图为基础,每张图都可以通过阶段调参变成四张”更像我”。
- 在生成写真的时候,除了自定义造型之外,还能在生成的时候 自定义什么?这就是产品后续需求的来源,依赖于模型本身可以自定义哪些部分。
- 在控制质量的前提下,部分prompt能不能外化?也是产品需求的来源。
注意点
- 7月13日,网信办联合7部门发布了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,其中规定“不得非法留存能够推断出用户身份的输入信息,不得根据用户输入信息和使用情况进行画像,不得向他人提供用户输入信息”
- 妙鸭相机做出承诺,照片仅被用于数字分身制作,分身制作完成后照片将被自动删除,但关于数据泄露和滥用的质疑已经引起了消费者警惕
- AI生成porn相关图片、生成“在线发牌”等图片,太多了就会导致用户对隐私信息更警惕
- 回答三要素:核心价值主张、终局和切入点,竞争壁垒和商业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