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一、是什么、有什么、为什么
1.1 目标是什么?
目标是你前进的方向,是你想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,是你努力的依据和动力。目标也是一种手段、技巧、方法、工具,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望。
目标的范围,包括三个层次:目的和意义、行为路径、衡量标准。
- 减肥,健康生活一百年 是目的和意义;
- 为了减肥,我需要去跑步。跑步为了达到减肥目的所需要采取的动作,也就是行为路径。
- 假设我认为两个月减重 5KG就是成功,“两个月减重5KG”就是对结果的量化描述,也就是目标达成的衡量标准。
减肥 ← 跑步 ← 减重5KG,是目标中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,都属于目标的范畴。
找到正确的目标 就是 去做正确的事。实现目标的方法,是正确的做事。
1.2 目标有什么?
我理解的目标,包含四个核心要素。
目的和意义。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。比如减肥是一个目标,但是减肥的意义是什么,为什么要减肥?如果肥胖引起了一些身体问题,减肥为了更健康的生活,那么 更健康的生活 才是意义,减肥是一个重要的路径。更好的身材、拍出更瘦更好看的婚纱照 都是意义。减肥,是一个动作,不是意义。我想学好英语,意义是什么,或者是为了什么要学好英语?为了出国读书做准备,所以要学好英语;为了能去外企工作,这也是意义。
时间周期。目标可长可短,可大可小。目标可以有10年、20年,也可以有5年3年,也可以是一年、半年、季度、双月,更甚至于月度、周、天、小时。记得刚哥跟我说过:我们虽然生活在三维的世界,但这是一个静态世界,只有加上时间这个维度,才是不一样的世界,才能有不同的视角。10年或者20年目标,属于人生目标、企业使命等,阿里甚至还有百年目标;5年/3年目标,可能是职业生涯规划、个人学业规划、成长规划、企业愿景等。当我们在谈目标时,一定要先清楚这是一个多长周期的目标。
行为路径(成本)。指的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,你准备怎么做。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,可达路径的确定,就是在确定时间、质量、成本和范围的前提下,找到正确、高效的做事方法,如果是相对长期的目标(比如三个月),需要拆出关键里程碑。行为路径和关键里程碑拆解越细,实现目标的信心指数越高。确定行为路径的过程,是确定关键动作的过程,也是就是正确做事的过程。
衡量标准(范围+质量)。指的是目标必须能够被衡量和评估,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来检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,衡量标准包括目标范围和目标质量的衡量。衡量标准是个性化的,是跟base数据强相关的。比如,有一个目标是:为了3个月后的一次重要演讲,我要减肥,维持一个更好的演讲身材。我的衡量标准可能是 减5KG,而老王的衡量标准可能是减15KG,因为我现在75KG,而老王是85KG,如果我们都认同70KG是最理想的体重,那我们“减肥”这个目标的衡量标准就是不一样的。只有有了衡量标准,才能准确、无歧义的判断出目标是否达到了。建议使用的就是SMART原则。
1.3 为什么要有目标?
一个人的牛逼之处,体现在目标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复盘能力。目标能力是战略能力的基础,目标能力牛逼的人,才能找到正确的事情;而解决问题的能力,就是正确做事的能力,也是在时间、质量、成本这一不可能三角中找到最优解的能力;然后是复盘能力。这三个能力,是个人成长的最小飞轮。
对于一个团队来说,目标做的好不代表战斗力就一定强,但是,战斗力很强的团队,目标一定做的好。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取之上者,得之中;取之中者,得之下;取之下者,无所得。孟子的意思是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,不要满足于平庸和低劣。目标 就是远大和平庸的分界线。要搞就搞点大的,有巨大意义的,平庸的事情做的有啥意思。
阿里每年都要做战略,很多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战略,一个靠谱的大团队负责人也需要有战略,无论是产品战略、技术战略还是运营策略,都可以放进“战略”这个巨大的词中。那到底什么是战略?我理解的战略很简单:
战略 = 目标 + 规划
目标分长期目标、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,中期目标来源于长期目标的阶段性规划,短期目标来源于中期目标的阶段性规划。目标周期可以是十年,也可以是一天,甚至可以是一个小时。不同长度周期的目标,拆解成行动和里程碑,就相当于是战略的制定和解码过程。人生短短几十年,如果能有一个十年目标,是不是整个人生的战略规划就会更清楚,生活也会更认真。
每到下班或者每到周末的时候,时间都不知道消耗到哪里去了,是因为什么?就是因为没有目标,每个月甚至每个周末能有一个目标,这个周末就一定过得更踏实。我最喜欢阿里那句“认真生活,快乐工作”,怎么才能认真生活?肯定不是晚睡早起刷短视频。
有很多人在意“时间管理”,也有很多类似的书籍,我觉得都是不本质的。时间管理的本质,其实是目标管理,没有什么时间管理,都是目标管理。目标本身包括了时间、成本、质量和范围,目标管理的内涵远大于时间管理。越细致的目标管理,时间效率会越高,且时间质量越高。“我接下来一个小时要写一篇目标相关的文章” 和 “我接下来要写一篇可能不少于2000字且小白易懂的目标相关文章” 就是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的差异。
马斯克所推崇的时间拳击法(Time Boxing),核心是给每项任务创造一个时间限制,然后在固定的时间段内专注地完成这个任务,这其实就是目标管理,只不过没有显性化目标的“衡量标准”。这里有一个前提,马斯克创业者之光,他但凡要做一项任务,背后可能隐藏了“要把这个任务做到最好”这一衡量标准。如果没看到背后隐藏的这一点,只是浅用时间拳击法来管理时间,很可能你会最终什么都没做好。
二、OKR-目标的表达工具
O:Objective,即目的和意义
KA:Key Actions,即行为路径
KR:Key Result,即衡量标准
2.1 好的OKR具备什么样的特征
2024Q1 给自己定的减重目标
O3(10%) 减重,保障健康的身体、自由的心态、奋斗的精力
——KR1(60%) :Q1减重20斤,80kg → 70kg
KA:每周≥5次 早晨7分钟运动 & 每次组织的羽毛球/篮球 都参与
1分:Q1减重20斤,80kg → 70kg
0.7分:Q1减重15斤
0.4分:Q1减重10斤
——KR2(40%):滑雪 2 次
KA:1月20日石京龙滑雪场一次,过碗年回北京再一次
1分:滑雪 2 次
0.4分:1 次
- O:目的和意义,不能写成动作。比如上面的目标,减重是一个动作,为什么要减重 才是目的和意义。每做一件事,自然需要去想一下做这件事的目的和意思,是为了解决谁的什么问题。“保障健康的身体、自由的心态、奋斗的精力”自然比“减重” 这两个字更具有启发性。思想实验,你想给社区APP的评论区加一个盖楼的功能,如果仅仅因为竞争对手有这个功能,没想明白自己的产品加这个功能的目的和意义,是不是会有很大的可能是浪费。。。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是O,好的O应该是有抱负的、振奋人心的、听起来就激动、具备启发性的。“教育科技领先者”也算目的和意义,不过振奋效果就稍弱一点,从“解决谁的什么问题”来写目的和意义,振奋效果会更强一些。。
- KR:是结果,是smart的,可量化的,能一眼看出来 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。“要减肥” 和 “减重 10KG,80KG→70KG”明显后面的描述更有结果导向。思想实验,在评论区加盖楼功能的时候,如果没有数据标准,可能就完全凭感觉和经验了?用户反馈、NPS、互动率、评论阅读量 都可以算KR指标。“今年双十一成交量超越沃尔玛去年全年成交量”是一个具体的KR,有这个KR才知道能评判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。
- KA:是为了达到KR,我的行为路径是什么,我具体打算怎么做。如果在定KR的时候,你还不清楚要怎么做,怎么可能定出来有意义的KR?如果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减重,怎么保证一个季度可以减20 斤。没有行为路径,就先去寻找行为路径。
- KR是分级的,1 分标准、0.7分标准、0.4分标准。1 分标准代表的是 万事俱备且超常发挥,这件事能做到什么程度,一般 1 分标准应该是很难实现的,保持有50%的信心指数是合理的;0.7分是一切正常发挥的情况下,这件事能做到什么程度;0.4 分 是这件事做不到什么程度,是无法接受的,即baseline最低标准。梦想还是要有的,1 分标准还是需要的。在复杂的KR下,KR使用引领性指标 而非 结果性指标。
- O 和 KR 要有权重。在定目标的时候,这一个时间周期,你可能有多个目标,每个O和 KR都需要有权重。权重 不代表这个周期内要花的时间占比,而是重要程度的占比。O1权重60%,不代表O1只能花60%的时间,也不代表不超过60%的时间,而是从重要程度上,这件事就占60%,在实际过程中,如果因为一些意外,为了达成O1的结果,可能需要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O1上。
- KR是对O的支撑,O不能太大 也不能太小。O太小了,启发意义不足,好的O应该是具有“振奋人心”的作用,愿景就来自于O。O不能太大,O下的KR都完成了是不是O就达到了,如果O没达到,KR对O的支撑作用是不足的,长期使用过大的O,会让下属觉得这人不切实际,说的大做的小。
- 每一篇OKR,最后不超过 3 个O,每个 O最好不超过 3 个KR。不在OKR里的事情,不代表不需要去做。可能日常支持需要占据你60%的时间,但是这些是日常需要长期支持的,不一定是需要写在OKR里。
- okr定完之后,需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:
- 目标达成过程中,有哪些可能的卡点,每个卡点 有什么预案
- KR 如果达不成,会有什么后果,怎么应对
2.2 怎么才能写出高价值的OKR
上面说的都是术,解释一个好的 OKR长成什么样子。怎么才能定出高价值的OKR?四个关键词:全局、长期、动态、本质。
- 全局。所谓全局,就是思考目标的时候需要上下、左右、内外向量趋齐。
-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,小团队的目标需要支撑大团队的目标,大团队的目标对小团队的目标具有方向指导性。协作方的需求也决定了自己团队的目标方向,以及Key Result。对于一个想创造行业影响力的leader,除了要团队内部上下左右趋齐目标之外,还需要向整个公司内部、公司外部、国外公司、社区等多个全局去思考目标,去思考什么是最值得做的事情。对于老板也是这样,无论是杨三角、三板斧、SWOT模型等等的公司战略制定方法,也都离不开“全局”这个视角。先有全局思维,才有系统性思考的能力。
- 长期。长期,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中的以终为始有相同的意义,不能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。长期需要从两方面来看:
- 思考目标时,先思考这件事终态大概是什么样子。人都是懒惰的,终态的思考不一定正确,但是一定能提供一个思路。或许,很多事情根本看不到终态,思考了总比没思考要好。以终为始,对于这件事情长期应该成为什么样子,有了长期目标再倒推当前的目标是什么,才能确保当前应该做什么&怎么做 是往长期终态靠拢,就不会出现很多的短期方案。很多的产品设计、技术设计,总是在推倒重构,临时大改,大概都是因为对“长期”没有过多思考,只想着解决当前问题。
- 从“解决谁的什么问题”出发,用户是终点也是起点,从问题出发对于目标的思考是很重要的部分,如果从目标的文字描述上看不出来“解决谁的什么问题”,目的和意义是什么,O就会变成动作,看起来就是一头雾水。
O:支持新代理商激励政策下单全流程,提高销售过程可观测性,从而提升销售任务完成效率
这是不是一个好的 O?目的和意义是 “提升销售任务完成效率”,确实是意义,感觉不是那么的激动人心。无论是提高销售任务效率,还是销售动作的线上化支持,最终还是为了提升售卖情况?
O可能修改为 “提升销售任务完成效率,从而提升单位时间内leads转化量?” 这样KR 就从 完成xxx功能,变成了 对于单位时间内leads转化量的统计,从支持变成了驱动。
- 动态
- 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。刚开始定的目标,放在当时的时间节点和信息覆盖度上看 是很好的目标,maybe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之后,会发现当时的目标并不合适,或者目标定低了或者定高了。接受变化,接受自己当时的不足,及时修改目标,让目标恢复对于动作的牵引作用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,知道目标不好了还不改,目标的激励效果和牵引能力就会大大减弱。
- 频繁变更目标也是不好的,会打击士气,也会让制定目标的人沮丧,会让团队的人感觉“老板是不是定不好目标,不知道要做什么”。OKR工具使用拆分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。OKR分成三部分,O、KA和KR,其中O代表的是目的和意义,也代表了要解决的问题,这部分是相对稳定的,变化较少,如果O都变了,整个目标就应该彻底的废弃重写;KA代表的是行为路径、做事方法,O不变的情况下,做事方法可能会更频繁的发生变化,就好比技术方案是演化的,不会是一成不变的,代码写出来就是为了维护和重构的;KR是对O和KA的量化描述,不同的KA会导致KR结果不完全一样,所以当KA发生变化时,KR可以会跟随发生变化。
- 整个OKR工具中,最具有激励效果和牵引能力是不经常变化的O,为了减少OKR的变化,我们最好是在OKR制定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调研和初步分方案设计,这样的KA变化也会更小,KR的达成也更有信心指数。
- 本质
- 关注目标的核心价值和真正的意义,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什么,哪些是结果性指标,哪些是引领性指标,哪些是无太大意义的表面指标,哪些是用户真正关注的核心和本质。去做那些难而正确的选择。
目标不仅仅是一个工具,更是一种系统的问题思考范式,更可以用来回答“做什么和不做什么”。有目标,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什么事情上,至少至少,不会让老板觉得你“找不到关键、抓不到重点”。
三、其他琐碎,想到了写写
3.1 定目标的一些标准动作
- 列出所有要做的事情和要解决的问题,以及每件事的可达路径
- 考虑全局、长期、动态、本质,根据重要紧急程度、价值高低进行排序
- 对这些事情进行抽象组合归纳,按照问题分类合并,写成O、KA、KR的形式。KR的量化会是一个难点,如果不知道怎么量化KR,可以尝试按照“多快好省”(目标范围、时间成本、质量要求、成本)四个角度去量化KR,尽量使用 质量 来量化KR。在思考质量时,可以尝试“有哪些维度和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这件事做的比较好”。
- 盘点每件事的时间消耗、资源情况、信心指数,进行增删改
- 补充KA,写成OKR的形式
- 如果有必要,重复1-5步
定目标时,有两种思路,一种是 多少人干多少事儿,即我现在团队有多少人,这个季度我能干多少事儿,就定多大的目标;另外一种是 不考虑资源情况,只按照全局、长期、动态、本质的先去思考目标应该是什么,然后回过头来看我有多少资源 这个季度能把这个目标做成什么样,然后对目标进行剪枝,找到最有杠杆的目标。第一种思路是正推,第二种思路才具备长期和本质的特点。
OKR写完之后,可以问自己几个自检问题:
- 全局、长期、动态、本质的去考虑了吗?
- O是目的和意义吗?振奋人心吗?
- 关键路径是什么?风险有什么?有什么风险应对方法?
- KR是质量型结果吗?指标是引领性的核心指标吗?
- 跟关键干系人都对齐了吗?和谁对齐了? 上下左右内外都对齐了吗?
- 对于这个目标实现的信心指数是几分?如果让你提升信心指数,可以立即做的是什么?
- 你目前的团队和组织,要实现这个目标,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和状态? 现在的Gap在哪里?在Gap比较大时,如果要为这个能力和状态定一个发展性目标,他应该是什么?
- 如果要实现这个业务目标和能力目标,对于我自己的能力和要求是什么? 我目前的能力状态是什么样?现在的gap是什么?
怎么提高目标达成的信心指数?之所以信心指数不足,大概率是因为你在确定目标时可达路径不够清晰,计划还不够详细,拆解不够细致。所有的不确定都可以通过项目计划来做到确定性。如果因为方案需要调研而导致的信心指数不足、确定性不足,就先去做好调研,然后做项目计划,就能确定信心指数到底有多少。
3.2 OKR定好了,戏该怎么唱
对于一个总OKR的解码和落地过程,我有两种思路:
- OKR拆解。对于一个团队来说,所谓的OKR拆解,是说小团队拆解和对齐老板的OKR,下属拆解上级的OKR 变成自己的OKR。拆解的过程需要多次上下左右对齐,好处是可以大大发挥团队的积极性,因为每个人的OKR都是自己写的;隐患就是 最终可能大家的okr都达成了,但是团队整体的okr没有达成。需要确保子目标对总目标完整的支撑作用。
- 以项目管理的思路落地OKR。目标制定之后,为了保障目标落地,需要从目标中确定出来明确的需要重点跟进和落地的项目或者需求,并为项目的落地指派owner,甚至成立横向团队。这种落地思路,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团队本身的创造性,但更能确保目标的达成落地。
- 两者结合。整个目标确定周期就会更长,成本也会更高。
3.4 目标能力可以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
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有三个层次:从知到行,从行到合,从合到一。“知道” 和 “做到” 之间有巨大的鸿沟。目标能力不是一个容易掌握的能力,需要长期辅导和训练。
目标能力可以用来解决公司战略、团队管理、个人生涯规划、人生规划、精力管理、时间管理等问题。
👉如果你有类似的需求可以联系我,提供视频辅导或者当面辅导。
相关文章